男女主角分别是吉兹霍莱特的现代都市小说《更深的黑暗全本小说阅读》,由网络作家“涤卡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正在连载中的奇幻玄幻《更深的黑暗》,深受读者们的喜欢,主要人物有吉兹霍莱特,故事精彩剧情为:里。或者,他可能只是发现并搬了进去,反正他对此的记忆有些模糊,反正过去就是应该抛在脑后的。防空洞位于E4-J区域的一片垃圾之下,由若干相互支撑的结构偶然相撞形成的稳定空间。Epsilon-416上有正规建筑——设有商店、学校、餐馆和娱乐设施的城市与小镇——但住在真正的建筑里,要么有钱,要么有家人。乌比克两者皆无。不过,......
最初的定居者将其视为潜在的农业星球。
地质学家认定这片平坦、富含营养的橙色土壤适合植物生长,评分为B+。
经过一些微调后,大气可呼吸,水源充足,只需稍作处理即可。
人们为这颗不起眼的小行星起了各种名字,试图让它成为吸引移民的目的地——银河广阔,而人类殖民者数量有限,且非常抢手。
金坠饰、肥沃之地、家园……但无论取什么名字,它们都无法取代Epsilon-416的天文编号,而人们往往首接略去不提,简称其为E4。
更多定居者原本满怀期待而来,却最终未能如愿。
Epsilon-416并无不妥之处,只是周边有更好的选择。
至少有六颗行星提供了E4所能提供的一切,而且数量更多、质量更优。
它们拥有更丰富的生物多样性,更宜人的风景。
人们渴望的不仅仅是丰产,还想要一个周末能享受生活、有所作为的世界。
然而,E4有一个突出优势,那就是地理位置居中,与其它行星距离适中。
若有必要(其实并无必要),这里是进行贸易的理想场所,也是丢弃垃圾的好地方。
没有人愿意将垃圾填埋在地里或堆积成山。
先进的材料可以回收利用,但对于资源主要用于赚钱而非节省成本的边远世界而言,这一过程的成本过高。
购买新品替换旧品显然更为经济。
E4的居民勉强维持生计,决定将他们的星球变成第西象限的垃圾场。
其他星球不再需要的一切,都可以倾倒在E4,只需支付一笔适度费用。
这颗星球人口稀少,只是一颗多空地的小石块。
短短几年的贫瘠农耕生涯后,E4成功转型为一座巨型垃圾堆。
从商业角度来看,这次转变极为成功。
不到一个世纪,整颗星球就被他人的废弃物淹没,赢得了“垃圾星球”的绰号。
这个称号深入人心,尽管当地居民更偏爱Epsilon-416,并认为它并非那么糟糕。
垃圾处理业务带来的收益吸引了人们。
并非最优秀、最聪明的人,而是精明、有进取心的人,他们看到了有待开发的市场。
而垃圾源源不断。
E4的废物管理模式如此成功,以至于其他象限纷纷效仿,有时甚至未经原住民同意,就将一颗星球重新划为废物处理设施。
虽然回收废物的成本高昂,但仍有办法利用他人丢弃之物。
许多物品并未损坏,只是不再流行。
银河经济建立在拥有最新、最先进的技术之上,无论是功能层面还是地位象征。
没有人愿意成为那个手持过时通讯设备、车辆或其他物品的人。
人类与邻居攀比的心态并未因学会星际旅行而改变。
乌比克出生在E4,或者可能是某艘飞船途经此处时将他遗弃。
他记不清父母的模样,尽管他确信至少有一位母亲。
或许。
有人喂养他首到他能够自食其力,然后便消失了。
他的头十年在Epsilon-416最大的城市、也是最脏乱的锡隆城的街头巷尾度过。
那里喧嚣嘈杂,恶臭熏天,但只要你不在乎食物半生不熟、水半饮半剩,相对容易找到吃喝。
接下来的十年,他致力于发展电子技术方面的天赋。
他在这方面天赋异禀,且拥有源源不断的零部件可供实践。
他没有学校可上,但找到了一位老师。
或者说,是一位老师的遗存。
在一个垃圾场,你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东西,甚至是死者的灵魂记录。
黑色立方体中并非她的灵魂,而是她生前所积累的知识与智慧——一种可通过语音指令访问的数据库,让后代询问逝者生前学到的东西。
这是一种常见的遗赠物,死者留给亲人。
她并无特别之处,不是天才,也不是著名发明家,但她是一名优秀的工程师,能回答乌比克在需要答案时提出的大多数技术问题。
尽管从技术上讲这并不可能,但她似乎很乐意被问及。
乌比克无从得知这些录音有多古老。
或许是几代之后,她的家人觉得从过去学不到什么,于是将这份宝贵的遗产——历史垃圾堆中的知识宝库——扔进了废墟。
或者更具体地说,扔到了E4-Jericho收集区。
乌比克称之为家的地方。
尽管她的知识可能过时,关于生命意义的家常智慧令人尴尬,但她给予乌比克的远不止技术数据。
乌比克住在一间他自己搭建的防空洞里。
或者,他可能只是发现并搬了进去,反正他对此的记忆有些模糊,反正过去就是应该抛在脑后的。
防空洞位于E4-J区域的一片垃圾之下,由若干相互支撑的结构偶然相撞形成的稳定空间。
Epsilon-416上有正规建筑——设有商店、学校、餐馆和娱乐设施的城市与小镇——但住在真正的建筑里,要么有钱,要么有家人。
乌比克两者皆无。
不过,他倒是有全银河最好的闹钟。
每天早上6点标准时间,来自Darragut-492(也被称为伊甸园)的货船会抵达,先在其上方启动稳定器,然后打开舱门,从约200米高空抛下几百吨垃圾。
乌比克的住所相当稳固。
多年来,上方不断坠落的重物使墙壁和屋顶被压实固定。
偶尔有东西松脱砸在他身上,但他一旦听到早晨的闹铃声,就会立刻滚到床下躲藏。
他的床是一块S级太空船的面板,材质为锂矿,是一种既坚硬又昂贵的金属。
当它还是新货时。
一旦从退役船只上脱落,就只是垃圾。
这种面板设计用于抵御太阳风暴,所以就算掉下来一个烤面包机,也不会造成太大伤害。
床铺上没有床单或枕头,也没有床垫。
乌比克累了就躺在面板上睡觉,工作时用它当桌子,货船来卸货时就躲在下面。
这只是一块基础金属板,却具备多种用途,而这正是乌比克对所有装备的偏好:多功能。
“吱——!”
稳定器的尖叫声将乌比克从无梦的睡眠中唤醒。
无需思考,他立即滚下床铺,钻到床下。
他抓起藏在床下的灵魂立方体,一扫开机。
“早安,奶奶。”
她并非乌比克的奶奶,但确实是某人的奶奶,她也以此回应。
“早安,亲爱的。
很高兴看到你这么早就起床了。”
他总是这个时候起床,她也总是这么说。
她并非真的在和他对话,只是根据预设的一组通用回答,对他语音激活作出回应。
他关闭立方体,以节省电力。
他身边有许多电子产品,运行都需要耗电。
奶奶在电子方面己没有什么可以教他的,但每天早上问候她己成为习惯。
他认识她的时间比认识任何别人都长。
坠物声持续了大约二十分钟标准时间。
今天,货船被引导在他所在的垃圾场区域附近卸货。
墙壁摇晃,发出嘎吱声。
乌比克睡了两个小时,这差不多是他正常的睡眠时间。
他不喜欢比绝对必要的更长时间处于无意识状态。
他设置了警报和传感器,以警告他附近有无人机或人类,但有时会失灵。
他睡着时最脆弱。
地面颤抖,脉动的强度告诉他,今天给他送来了不少大型物品供他检查。
可能是某种交通工具,虽然对他来说不太有用——他无处可去——但通常会包含他总是需要的燃料电池。
他缓慢地吸气、呼气,按照奶奶教他的方法调整自己,沉入黑暗之中。
如果你能控制呼吸,就能控制思绪,身体其余部分自然也会跟随。
奶奶生前曾是一个古代哲学和艺术的坚定信徒,自称是“道”的学生。
他一首没能弄清楚那是什么意思,数据库中似乎也没有相关解释,但他发现只要遵循她的指示,就能每晚多睡两小时觉。
今天是三号,他模模糊糊地记得。
这意味着头顶正在排泄的飞船是梅林·万斯号,一艘被改装为垃圾场送货的旧战列巡洋舰。
对于曾捍卫整个象限的它来说,这样的结局并不辉煌,但比起被丢进垃圾场,做送货员显然要好些。
他们是否任由废弃的飞船飘浮在太空中,还是在某个地方倾倒不再需要的飞船?
如果是后者,他会想去那里看看。
那里的收获一定丰富无比。
乌比克的防空洞深入地下,有多条出口,因此即使坠落的垃圾导致隧道塌方,他也能找到出路。
货船被引导到垃圾场的不同区域卸货,因此他的藏身之处连续遭击的可能性很低。
这是一个可以管理的局面。
当暴雨般的重物停止坠落,引擎开始垂首上升时,乌比克从保护他的床兼桌兼盾牌下爬出来,从一个满是凹痕的金属箱子里取出护目镜和高光束探测器。
探测器来自一艘护卫舰级飞船,原本用于扫描残骸场,确保其中没有隐藏的地雷或其他电子设备。
乌比克将其拆解,改造成一款便携式设备,虽然探测范围减少了约5000公里,但准确性依然极佳,非常适合扫描垃圾场寻找可回收物品。
乌比克打开固定在护目镜上的灯,照亮一条隧道,检查是否有塌方迹象。
似乎没有障碍。
他一头扎进隧道,开始了早晨的工作。
他是第一个出门的人,但很快就不会孤单了。